助听器遭外资品牌强势垄断本土“声音”何时传入?卧龙娱乐
发布时间:2023-08-04 02:38:35

  卧龙娱乐卧龙娱乐卧龙娱乐卧龙娱乐2022年3月3日是第23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2022年3月3日是第23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随着科技发展,有听力障碍的患者想要聆听世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而国产品牌对此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根据2015年全国听力障碍与耳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亿人患听力障碍,约7000万人患致残性听力障碍,至少2亿人需要听力保健康复服务。但目前我国的助听器佩戴率不足5%,发达国家佩戴率可达30%甚至更高,差距甚远,发展空间巨大。

  目前听力辅助器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听力补偿的辅助设备,如助听器和辅听器,属于二类医疗器械;二是听力植入物,主要包括人工耳蜗植入物和骨锚定植入物,属于三类医疗器械。

  两者的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助听器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放大器对声音电信号进行处理,主要是放大,同时进行降噪等优化处理,最后通过受话器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传到耳朵内。被放大后的声音可以被具有残余听力的耳朵所听到。

  人工耳蜗则是一个电子装置,医生通过手术将人工耳蜗电极植入到患者的耳蜗中。通过体外的声音接收器,将声音信号通过编码器转化成电流信号,再通过植入的电极来刺激耳蜗内的螺旋神经节,从而引起听神经的兴奋。将声音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导到大脑的听觉皮层产生“听力”。

  从两者的工作原理来看助听器,助听器更适合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卧龙娱乐,而人工耳蜗则适合重度卧龙娱乐、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

  由于适应症更为广泛,目前在我国,助听器占据80%以上的听力辅助器具市场份额。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助听器佩戴率仍然极低,不足5%,主要原因是社会对于老人听力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人对佩戴助听器仍具有一定的社会耻辱感,高昂的价格也是限制助听器市场拓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助听器市场大多被进口品牌垄断。公开数据显示,瑞士峰力(28%)、丹麦奥迪康(24%)、丹麦唯听(23%)、丹麦瑞声达(11%)、美国斯达克(10%)以及德国西门子(现为西嘉)为代表的六大品牌进口助听器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丽声、新声、欧仕达等国产品牌占有率不足10%。

  助听器主要是由三大部分组成助听器,受话器、麦克风还有最重要的芯片。此前本土企业的助听器芯片完全依赖进口,2019年某国内助听器厂家在央视财经的一档节目中表示:“芯片是进口的,助听器里用到了两颗芯片,这两颗芯片购买价现在是120美金,一下子把成本提上来了。”核心芯片技术被垄断,是长时间以来限制国产助听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内企业加大算法与芯片研发,国产产品有望打破外资品牌技术垄断。2020年锦好医疗成立子公司芯海聆进行数字助听器芯片的研究开发及设计工作,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自主芯片和算法的助听器企业。爱听科技其自主研发的芯片宣布对标高端进口产品,且该芯片成本不到进口芯片的10%。

  随着技术垄断被逐步打破,国产品牌的价格优势将会凸显,有利于提升助听器佩戴率,抢占新用户市场。

  根据众成数科(JOINCHAIN)统计,目前我国已获批的助听器共197件,其中瑞士索诺瓦31件居首,丹麦奥迪康、深圳申瑞医疗分别以19件、8件位居二三。国内助听器整体的产品线仍然比较单一,产业格局仍然处于“小而散”,发展空间巨大。

  在行业标准规范方面,我国听力辅助器具相关标准共有30项,其中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6项,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0项,标准类型相对单一。

  总体来说,我国助听器市场尚在初级阶段,仍然需要长时间培育,待开发市场巨大。如何在提升产品技术、完善用户体验下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是每个入局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但更是机遇。